云南民族学院学报, 2005 no 3
Abstract: 汉武帝元封二年 ( 公元前 109 年) 设置益州郡, 并在建立郡县的同时实行屯垦戍边的政策, 大量汉族人
口迁移到云南, 作为边郡的主要社会基础, 为维护汉王朝的统一做出了贡献。 三国两晋以后, 进入云南的汉族移民发生 “ 异化”, 出现了 “以夷变夏” 的 “夷化” 趋势。 天宝战争以后, 唐朝兵败退出云南, 出现了长达 500 年的南诏、大理的自治独立局面。 元代建立云南行省, 并在云南推行民屯与军屯, 不仅解决了军队的粮饷, 增加了国家赋税, 更重要的是维护祖国的统一, 保卫边疆的稳定。 明代在云南推行卫所制度, 大量汉族军户进入云南, 使 “ 夷多汉少” 的居民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。 原住的夷人与土著的汉人合为 “ 云南人” 。 清代推行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及汛塘制度, 越来越多的汉族移民不断进入云南, 并进一步渗透到坝区边缘与山区腹地。 在推进移民殖边的过程中, 伴随着施改土归流、 开科取士等一系列政策, 汉文化在云南得到更加广泛和深入地传播, 云南不仅在政治上、 经济上、 文化上与中原结成一个整体, 而且进一步确立了民族国家的普遍认同, 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不可分离的有机组成部分。